工信部近日公布对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处罚决定,对情节严重的企业给予“取消整车生产资质”的处罚。补贴本是为了在行业发展过程中“扶一把”,但骗补行为却扰乱了秩序、违背了初衷。用“看得见的手”去“扶”,还需要政策根据时宜及时调整。
补贴政策作为一种鼓励性和指导性调控手段,对集中国家财力调整产业结构、化解企业融资困境有积极的意义。近年来,一些补贴政策在相关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但问题也存在不少,补贴与骗补几乎成了孪生兄弟。新能源汽车骗补便是“骗补门”的冰山一角。
骗补行为首先暴露出的是监管方面的漏洞。在具体操作中,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,成为一些企业“公关”的对象,由此产生的官商勾结、合谋骗补、侵占国家财政资金的案例时有发生。
面对骗补行为,也显然不是一个制度漏洞能够解释的。政府补贴成了“唐僧肉”,个别不法企业便往往“闻香而来”,动起了歪脑筋。种种骗补行为不仅造成财政资金损失,更为严重的,一旦用来扶持产业发展的资金被不良企业套取,有潜质的企业却无缘得到扶持,很可能形成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状况,使整个行业发展受到打击。
要让补贴与骗补绝缘,一方面,要严厉打击截留国家补贴的不法企业;一方面,要杜绝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黑箱操作,严堵操作漏洞;此外,还需从根本上完善和细化补贴政策,将补贴资金投入到创新型企业的技术研发环节中去,同时加强对资金用途的监管。
屡屡出现的“骗补门”也提醒我们,产业的成长需要财政补贴的扶持,但不能过度依赖国家补贴。高补贴、低门槛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,政府应该让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去成长,通过扩大企业品牌张力,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,让企业在危机四伏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生路。
理应看到,国家补贴不可能“雨露均沾”,每一分钱都应花在扶持行业发展的“刀刃”上,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构建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去。 |